△ 郑伊健真帅,黄秋生长发造型跟《伊波拉病毒》有点神似,至于山鸡哥,你这个刀往哪指呢……
无论是李小龙还是浩南哥,“猛龙过江”似乎自带杀气,很多人就把这四个字解读为“老子要砍人”。
遗憾的是,真的用错了。
“不是猛龙不过江”的意思是:
如果你还没摸清一个人的底细,不妨先假定他是个厉害角色。
这是一种老成持重的姿态:不首先攻击对方。
现实中有的人习惯不好,碰到不合群、言行举止和自己认知不符的人,第一反应就是看不惯,然后就去欺负和排挤。
这个时候很可能会被对方反击,轻视对方的人往往要付出惨痛的代价。
李小龙和浩南哥在电影里,都是被反派欺负得难以忍受,才愤然反抗的。
△ 这点在小孩子身上表现得更明显,很多校园暴力的起因只是一点“不一样”。《流星花园》道明寺是个巨婴
要防备被欺负的人会铤而走险只是一种可能。
更大的可能是,特别怪异或者嚣张的家伙,智谋过人,或者家里颇有背景。
△ 有些人举止奇怪,但是专业能力非常强,而且熟悉之后你说不定会发现他很有趣
△ 有些人横冲直撞是因为爷爷很牛
贸然鄙视陌生人、不知深浅地起冲突,可能会错过有趣的朋友,说不定还会被打脸,甚至惹来大麻烦。
北宋朱彧在《萍洲可谈》中记录了一个小故事:
世传杜祁公罢相归乡里,不事冠带。一日在河南府客次,道帽深衣坐席末。会府尹出,衙皂不识其故相,有本路运勾至,年少贵游子弟,怪祁公不起揖,厉声问:“足下前任甚处?”祁公曰: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”
世传杜祁公罢相归乡里,不事冠带。一日在河南府客次,道帽深衣坐席末。会府尹出,衙皂不识其故相,有本路运勾至,年少贵游子弟,怪祁公不起揖,厉声问:“足下前任甚处?”祁公曰: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”
北宋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宰相,杜衍从这个位置上退休,还封了公爵,穿着打扮很朴素。
某天河南府摆宴席,杜衍穿着便装坐在角落里。赶上府尹出去了,差役们也不认得这位退休老领导。一个转运使属官到了宴席上,怪杜衍不站起来向他行礼,厉声问他:你以前是做什么的?
杜衍说,我以前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
脸好疼。
正史里没有这段记载,故事可靠性存疑,但道理是对的。直到今天,我们还会听到类似的段子,比如:
有位市长请孩子的导师和她先生一起吃饭,老师再三谢绝,市长有点生气,去打听老师的先生是谁,结果发现对方当时担任副总理。
在这点上,真正见过大风大浪的长者特别小心。
《西游记》第三回,孙悟空跑到东海找老龙王要兵刃,自报家门说:
“吾乃花果山天生圣人孙悟空,是你老龙王的紧邻,为何不识?“
“吾乃花果山天生圣人孙悟空,是你老龙王的紧邻,为何不识?“
口气极大,然而老龙王确实不认得他。
不认得就能怠慢吗?
东海龙王敖广即忙起身,与龙子龙孙、虾兵蟹将出宫迎道:“上仙请进,请进!”直至宫里相见,上坐献茶毕,问道:“上仙几时得道,授何仙术?”
东海龙王敖广即忙起身,与龙子龙孙、虾兵蟹将出宫迎道:“上仙请进,请进!”直至宫里相见,上坐献茶毕,问道:“上仙几时得道,授何仙术?”
先客气相迎,然后打探底细。
这是对的,愿意摆出“猛龙过江”姿态的角色,往往不会避讳自己的来历和靠山。
摸清底细了,掂掂轻重,才好判断到底要不要重视这个人。
老龙王的问话也特别讲究:成仙多久了,练什么法术。
前一句判断实力,后一句就能看出来这家伙是谁的关系。
孙悟空那会儿还不是齐天大圣,他师父也不许他提师门,严格来说就是一只毛猴子。
但老龙王拿出了大捍刀、九股叉、方天画戟,直到最后把定海神针送了出去——对面哪怕确实是个白丁,真正的老江湖仍然会小心行事。
△ 不是猛猴不下海,事实证明老龙王的客气非常明智
东海龙王曾经有个三太子敖丙,当年性命丧在哪吒手上,这家人吃过亏,知道厉害。
△《哪吒闹海》是一个比谁更嚣张的故事
一般来说,年长、地位尊的人更倾向于追求安全的策略。
在《三国演义》小说里,司马懿看见诸葛亮的空城计,就有了“这家伙别是有伏兵吧”的恐惧,最终被诸葛亮吓退。
△ 左右琴童人两个,我是又无有埋伏又无有兵
不过正史当中没有“空城计”,反倒是诸葛亮觉得曹魏是个猛龙,认为他会防备长安,否决了魏延“兵出子午谷”这个大胆的计划。
“猛龙过江”的策略唬的就是那些老谋深算追求稳妥的人:利用他们的谨慎,让他们觉得自己有靠山、有帮手,不敢轻举妄动,同时也是在赌对方的情报工作没做到尽善尽美。
这招最好不要轻用。
吹嘘自己有什么亲戚、什么朋友,一般来说,一定会还的。
PS:
“不是猛龙不过江”告诉我们两件事:
1、见到特别嚣张特别奇葩的人,先别忙着看不惯,这时候收集信息才是第一位的;
2、如果你的对手是个容易想太多的人,摆出“猛龙过江”的姿态可能会把对方吓住。但这是最后一招,轻易不要用。
真正厉害的人物都不会摆出有恃无恐的样子欺负人。
那些横冲直撞、做事特别不得体的家伙,除了个别是因为有阿斯伯格综合征之类的疾病,更大的可能是:
文 | 鱼熊二人组
策划、编辑 | 熊太行编辑部
俗话不俗,老话不老,许多为人处世的学问都在里头。我们一起重温这些遗落民间的俗话老话,欢迎点播。
7.7折限量优惠,关系户专享
↓↓↓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